為陌生患者送去生的希望,谷喜義成為我市第70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
5月30日上午,淮安市第二人民醫(yī)院廈門路院區(qū)的一間病房里,27歲的谷喜義靜靜地躺在病床上,手臂上連接著細長的采血管,血細胞分離機緩緩運轉(zhuǎn),鮮紅的血液經(jīng)過循環(huán)分離,最終采集到250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,將為一名與他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。谷喜義成為我市第70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。
谷喜義是淮安區(qū)的一名“90后”!昂芫靡郧,我在社區(qū)剛接觸到無償獻血宣傳時就想報名,可惜當時工作太忙,錯過了。”谷喜義回憶說,對于那次錯過,他一直覺得遺憾。2021年,他主動找到獻血車,第一次挽起袖子獻出熱血,完成了埋藏心底多年的心愿。此后,他堅持定期獻血,用熱血書寫大愛。
2022年一次獻血中,工作人員向他介紹中華骨髓庫時說:“多一份樣本,就可能多挽救一個生命!边@句話深深觸動了他!熬褪沁@句話讓我當場決定加入中華骨髓庫!惫认擦x說,從那一刻起,他就做好了隨時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心理準備。
今年2月,谷喜義在工作時接到了來自市紅十字會的電話。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細胞與一名患者初配成功,谷喜義不由得喜出望外,心跳加速!拔伊⒖檀饝,這是緣分,更是責任!苯酉聛淼膸讉月,他積極配合高分辨配型檢測、體檢評估等造血干細胞捐獻流程。
5月30日,捐獻正式進行。3個多小時的采集過程中,谷喜義始終面帶微笑。他坦言自己前一晚激動得難以入睡:“從加入中華骨髓庫到完成捐獻,這個過程就像一場‘生命長跑’,今天我終于抵達了終點!笨粗裳苤辛鲃拥难,他輕聲說道:“希望那位患者早日康復!
“參與公益讓我找到了人生的意義!惫认擦x感慨道,“能幫到別人,我很自豪!
此次捐獻是淮安市第二人民醫(yī)院開展的首例非親緣造血干細胞采集。該院購置先進采集設備,配備骨干力量,將采集室安排在病房最安靜的區(qū)域,房間內(nèi)鋪著暖色調(diào)床單,桌上擺放著鮮花、拖鞋以及抽紙等用品一應俱全,為捐獻者提供安全舒適的采集環(huán)境,營造溫馨的捐獻氛圍!拔覀兿M驹刚吒惺艿綔嘏妥鹬!被窗彩械诙嗣襻t(yī)院血液科相關工作人員介紹,“我們將持續(xù)為捐獻志愿者提供更溫馨的環(huán)境、更專業(yè)的服務,讓每一份愛心都能被溫柔以待!
據(jù)了解,市二院2005年開展首例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,相關技術已達省內(nèi)先進水平。市紅十字會將聯(lián)合市見義勇為基金會,對谷喜義的大愛善舉進行專項獎勵。
■融媒體記者 高婷婷 通訊員 袁士杰
上一篇:愛心送考,為夢護航!淮安中高考期間為考生提供免費送考服務
最新信息: